|
发表于 2015-8-11 11:59:56
|
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狂龙 于 2015-8-11 12:13 编辑
球铁的调质:
1淬火温度的选择,球铁的淬火温度通常选择在Ac1以上30~50度比较合适。但也看球铁中的含硅量。含硅量在2~3%时,取850~900度。含硅量高时取上限,反之取下限。
QT60-2属于老标准,新标准为QT600-3属于珠光体型球铁,珠光体球铁一般的含硅量在2~2.6%,所以一般不超过880度。目前我所做的含硅量在2.38%,所以我选择的淬火温度是870度。针对楼主的工件采用水淬建议采用850~860度为宜。淬火温度过高,奥氏体中含碳量相应增加,提高了奥氏体的稳定性,降低了Ms点,增加淬火组织中的残留奥氏体量,硬度反而下降,而且奥氏体晶粒也会随即长大,淬火后得到粗针状马氏体,机械性能降低,特别是韧性降低更多,而且还易于开裂。所以在保证完全奥氏体化的前提下,应尽量采用较低的淬火温度。以便获得碳含量较低的细小马氏体。
2保温时间,由于铸铁的导热性比钢差,所以保温时间应比钢延长0.5~1倍。当铸件的组织不均匀或铁素体量较多时,保温时间取上限,反之取下限。在箱式或井式炉中加热时,加热系数取1.5~2分钟每毫米。
3冷却,由于石墨阻碍冷却时热量散出,所以铸铁的冷却比钢慢。但铸铁对淬火介质的冷却性能不如钢敏感。油冷和水冷后的硬度差不多。通常为了减小淬火变形和开裂首选油冷。如必须水冷,则必须严格控制在水中的停留时间(因球铁的收缩性大,如果冷却太快,容易淬裂)。应在200度左右出水空冷,并及时回火。本人的经验对于大件在水中的停留时间可按一毫米每秒。计算。所以建议楼主的件在水中停留1分钟左右。出水后立即进回火炉回火。 |
评分
-
查看全部评分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