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(不支持数字)

扫一扫,访问微社区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3268|回复: 14

渗氮/软氮化化合物层的硬度检测?

[复制链接]

签到天数: 1059 天

[LV.10]以坛为家III

1804

主题

2万

回帖

9万

积分

热处理元老

品牌工程师

积分
91546
QQ
发表于 2013-5-30 09:42:0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       如题:是采用小负荷试验力直接在氮化/软氮化表面检测?还是在试样或产品的剖切面上直接对白亮层的横断面检测?

       如果是前者,那么就回到了以前一张餐巾纸老前辈在BBS发过的一个主题上了:究竟多大的试验力直接在氮化/软氮化表面检测的是白亮层硬度?
白亮层硬度检测.jpg

打赏楼主

取消

感谢您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扫码支持
扫码打赏,你说多少就多少

打开支付宝扫一扫,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签到天数: 227 天

[LV.7]常住居民III

493

主题

2855

回帖

9003

积分

超级版主

积分
9003
发表于 2013-5-30 10:42:55 | 显示全部楼层
实际生产我认为还是采用小负荷试验力直接在氮化/软氮化表面检测为好;在剖切面上打硬度,如果脆性较大,有可能压塌白亮层,再者白亮层的层深非常浅,很难操作。
我们可以卑微如尘土,不可扭曲如蛆虫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————  曼德拉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签到天数: 1615 天

[LV.Master]伴坛终老

1923

主题

4967

回帖

2万

积分

热处理专家组

积分
28582
QQ
发表于 2013-5-30 13:41:53 | 显示全部楼层
哈哈哈,老孤终于出现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签到天数: 1059 天

[LV.10]以坛为家III

1804

主题

2万

回帖

9万

积分

热处理元老

品牌工程师

积分
91546
QQ
 楼主| 发表于 2013-5-30 13:54:14 | 显示全部楼层
Wangqinghua196 发表于 2013-5-30 13:41
哈哈哈,老孤终于出现。

其实,我一直在呢
低调登场.gif
其实,我已来了很久,只是没出声.jpg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签到天数: 1059 天

[LV.10]以坛为家III

1804

主题

2万

回帖

9万

积分

热处理元老

品牌工程师

积分
91546
QQ
 楼主| 发表于 2013-5-30 13:57:54 | 显示全部楼层
追求卓越 发表于 2013-5-30 10:42
实际生产我认为还是采用小负荷试验力直接在氮化/软氮化表面检测为好;在剖切面上打硬度,如果脆性较大,有 ...

     但问题是,如何确定检测白亮层硬度的确切试验力?换言之,究竟多大的试验力所检测到的表面硬度才能真实的反应白亮层(化合物层)硬度?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签到天数: 1092 天

[LV.10]以坛为家III

750

主题

7209

回帖

3万

积分

超级版主

漂流族

积分
30079
发表于 2013-5-30 14:21:59 | 显示全部楼层
不检测剖面,用小载荷只检测表面不可以吗?白亮层只形成在零件表面。
热处理之家,我爱我家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签到天数: 259 天

[LV.8]以坛为家I

77

主题

1923

回帖

7970

积分

超级版主

积分
7970
发表于 2013-5-30 14:40:08 | 显示全部楼层
随风飘飘 发表于 2013-5-30 14:21
不检测剖面,用小载荷只检测表面不可以吗?白亮层只形成在零件表面。

      多小的试验力(载荷)才能保证化合物层不被击穿?
智者不锐,慧者不傲,谋者不露,强者不暴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签到天数: 1190 天

[LV.10]以坛为家III

59

主题

1799

回帖

1万

积分

热处理总工

积分
13530
发表于 2013-5-30 15:12:50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见仁见智 于 2013-5-30 17:28 编辑

  1,化合物层(白亮层)本身沿深度方向的硬度分布是不均匀的,极表面较低,往下逐渐增高,然后又下降(邻近扩散层),所以无论用直接法或者剖切面法测其硬度,都是参考值。而试验力愈小,压痕占的区间愈小,愈接近该处的真实硬度值;也就是说,对于白亮层,不同试验力测出的硬度值,失去了可比性。
  2,所以,在提出对白亮层的硬度要求值时,务必明确规定出试验力。通常是用规定的试验力在轻抛光表面直接检测,也就是在同样条件下测量进行相互比较。
  3,老孤弟出示的图,用的是小负荷维氏硬度计,操作很准确,也漂亮,但压痕的状态是‘无效压痕’{:soso_e120:},因为要求 ‘压痕中心与试样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压痕平均对角线长度的2.5倍’,显然违规了{:soso_e127:};再者两对角线的长度之差较为明显(要求 '与较短对角线的比值<2%' )。  

  对吗?可以讨论;但提问过深了,我也是糊里糊涂的啊

评分

参与人数 2金钱 +40 收起 理由
孤鸿踏雪 + 20 有您参与更精彩!
追求卓越 + 20 很给力!

查看全部评分

身做好事,言说好话,心存好念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签到天数: 1092 天

[LV.10]以坛为家III

750

主题

7209

回帖

3万

积分

超级版主

漂流族

积分
30079
发表于 2013-5-30 16:12:27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随风飘飘 于 2013-5-30 16:13 编辑
潇潇暮雨 发表于 2013-5-30 14:40
多小的试验力(载荷)才能保证化合物层不被击穿?


0.2Kgf的载荷不可以吗?不知还有比这再小的载荷了。
热处理之家,我爱我家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签到天数: 133 天

[LV.7]常住居民III

6

主题

375

回帖

1761

积分

热处理专家组

积分
1761
发表于 2013-5-30 16:48:01 | 显示全部楼层
这个问题我在2007年就和客户讨论过,通常白亮层的表面硬度讲的是综合硬度,就是扩散层+白亮层的复合硬度(常规检测方法,比如0.5KG-0.1KG);如果打横截面,那么检测载荷必须小于0.1KG,因为0.1KG的压痕的深度和宽度都会容易超过你的白亮层,你无法准确测量;正常打横截面可以选择25g或者10g的,但用10g一定要小心,否则偏差很大!

评分

参与人数 2金钱 +15 收起 理由
村长 + 5 经验总结
追求卓越 + 10 很给力!

查看全部评分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签到天数: 1059 天

[LV.10]以坛为家III

1804

主题

2万

回帖

9万

积分

热处理元老

品牌工程师

积分
91546
QQ
 楼主| 发表于 2013-5-30 19:47:01 | 显示全部楼层
随风飘飘 发表于 2013-5-30 16:12
0.2Kgf的载荷不可以吗?不知还有比这再小的载荷了。

有10g(0.01kg)的试验力

评分

参与人数 1金钱 +10 收起 理由
随风飘飘 + 10 很给力!

查看全部评分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签到天数: 1927 天

[LV.Master]伴坛终老

547

主题

8088

回帖

3万

积分

版主

积分
32064
QQ
发表于 2013-5-30 21:22:15 | 显示全部楼层
我也提到过,我这里白亮层要求1um以上,我检测不到1um。试样都没磨,就抛了一下就打,力是0.025kg的,打的一点都不准,那么小的点误差不知道多大啊!
永不言败,是成功者的最佳品格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签到天数: 3737 天

[LV.Master]伴坛终老

570

主题

5617

回帖

5万

积分

热处理专家组

积分
50530
发表于 2013-6-2 02:28:32 | 显示全部楼层
在进行这方面的检测时,我们应该根据技术要求来做。在生产中一般只有表面硬度要求,有效硬化层深度和化合物层厚度,没有一定要测量化合物层硬度的。我们有一个客户是要测量化合物层硬度的,用小载荷测量截面。当我们搞研究或工艺试验时,要测量化合物层的硬度,最简单方便的方法是测量表面,用HV0.1或HV0.05,但这是相对的,不是绝对的化合物层硬度。把试样镶嵌后用更小载荷测量截面比较直观,但对测量系统要求更高。

评分

参与人数 1金钱 +10 收起 理由
孤鸿踏雪 + 10 感谢参与!

查看全部评分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签到天数: 412 天

[LV.9]以坛为家II

63

主题

781

回帖

4196

积分

热处理高工

积分
4196
QQ
发表于 2013-6-2 05:30:58 | 显示全部楼层
http://www.rclhome.net/forum.php ... tid=4558&extra=摩托车的软氮化有明确标注用0.2Kg力测量,不知能否适用在此场合?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签到天数: 1059 天

[LV.10]以坛为家III

1804

主题

2万

回帖

9万

积分

热处理元老

品牌工程师

积分
91546
QQ
 楼主| 发表于 2013-6-2 08:44:02 | 显示全部楼层
dhzhou888 发表于 2013-6-2 02:28
在进行这方面的检测时,我们应该根据技术要求来做。在生产中一般只有表面硬度要求,有效硬化层深度和化合物 ...

      但问题是,现在越来越多的顾客以为片面追求高的表面硬度,而某种材料氮化后的表面最高硬度不就是指化合物层硬度吗?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热处理之家 ( 湘ICP备16021836号-4 ),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:湘ICP备16021836号-1湘ICP备16021836号-3湘ICP备16021836号-4, 公安部备案号:43010302000896

GMT+8, 2024-12-23 21:45 , Processed in 0.128605 second(s), 3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
,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:湘ICP备16021836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