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楼主 |
发表于 2013-9-11 15:38:57
|
显示全部楼层
根据GB/T13324-2006 4.1.6的定义:炉温均匀度,炉子在实验温度下的热稳定状态时的炉内温度均匀程度.通常指在空炉状态时,在规定的各个测温点所测得的最高\最低温度分别与控温点上所测温度的差.
本人又查了一下,ASM2750D的中文版,美国人在开篇就详细的对控温热电偶\仪表等的校准使用等做了详细的规范.
可以理解,控温点,是设备的一个温度控制基准点.
我电话问了一下,国内的一家做温控表的厂家技术人员,他们的温控表未做计量认证.我不知道原因,但有兴趣的热处理厂家可以拿你的某块表去做一下计量认证.
这么多废话的意思是:1\基准点准确吗?2\也许我死较真:有人会说,抛开前面不谈,我13个点测得的温度在±3度内,有理由认为温度均匀达标.并且第14个点在允许偏差范围内.我认可这一点.但,我想问:制定标准的人,为什么要详细的规定温度均匀性指标?不外乎有二个理由:设备性能的衡量;生产工艺的需求.暂不谈第一个理由,我们考察一下,生产工艺的需求.做热处理,希望炉内工件最好是个等温体(基本做不到),但至少,工件本身温差在我可允许的范围内,±3,±6等.我们做一个假设:井式炉,上测温点897度,下测温点903度;中间距离1米.密封很好.有循环装置(好炉子啊!),那么我们计算后得出的结果是什么呢?上端发热体与下端发热体间,温度差,至少100度.假设此炉子没循环风,那是很难看的.
与其说循环风保证了炉温均匀,不如说循环风掩盖了炉温不均匀.
当然,认识\现有技术条件等决定了现状.
呵呵!希望我是错的.请高手批评!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