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楼主 |
发表于 2013-11-4 20:03:24
|
显示全部楼层
2)用‘孙子兵法’的眼光阅读现代的文献报道 一般的说,改革开放以前和初期时代的国内技术文献,对其要点问题的交代比较详细,只要条件具备,许多资料拿来即可直接应用,或者用起来曲折较少。现代的杂志和会议文献(普及文章除外),有相当一部分就没有那么‘坦白’了。方法、配方用代号,关键之处表述含糊不清,一带而过,或者只字不提,甚至把‘似是而非,似非而是、深藏不露、转移视线、故弄玄虚’等都用上了,如同看 ‘孙子兵法’故事。这是时代的需要,为的是保护知识产权,当然无可厚非。正因为如此,好多人都发出了‘现在的文章很乏味,没有看头’的感叹! 其实不然,恰恰这一类文献,往往具有‘新、先’的学术价值,有宝可淘。 首先,应当肯定,凡能够拿到桌面上的东西都‘确有其事’,吹吹是可能的,遮遮掩掩也是正常的,但可排除 ‘无中生有’。不妨先视为一种有价值的信息。 然后,在认真阅读中‘去粗存真,取其精华’。俗话说,内行看门道,雾里看花,需要‘慧眼’,字里行间,总有可抓住的‘切入点’,在关键的隐晦处扩展相关知识,从中找出可能的‘突破点’。 例如,气体渗碳的稀土催渗,作为一种新技术,中国人率先使用,开始的文章都只说加‘稀土’两个字,其它一概不提。然而,为了文章的完整性,又不得不说出所使用的(大家都知道的)滴注有机液名称等问题,这就出了‘漏洞’,也就是有了切入点。扩展一下相关知识,看到稀土(有17种元素)有纯金属、稀土(氧化物、氯化物、氟化物、碳酸盐等),还有烷环酸稀土等有机物。然而,哪一类稀土物质可以溶入所列述的有机液中呢?深入一下,就可以发现其中的隐情,找到了突破点。现在,气体渗碳催渗时,如何加稀土,加什么样的稀土物质,已是公开的秘密。 (题外话:在破解了别人的某些‘密招’之后,心情很舒畅,不由得会得意洋洋,但不能引以自傲。 ‘自省’一下,就清醒的看到,只是做到了‘跟随别人的屁股走’而已,至多只能用‘庆幸’二字来评价,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;相反,应当心存感激,从内心谢谢新技术首创人和率先采用又有新进展的文献作者。
相比之下,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都强于自己,至少在这一点上技高一筹,这就是 ‘了不起’之处,要佩服人家先知先觉的智慧!) 再举一个例子。采用价廉的低碳钢或低碳低合金钢用化学热处理强化表面,赋予耐磨、减摩、抗蚀等优良特性,是现在民用机械、电器、五金产品中应用得相当广泛的一种技术,其中铁素体氮碳共渗(软氮化)和奥氏体氮碳共渗用得比较普遍,但是它有一个‘软肋’,工件的心部硬度(强度)很低,往往靠加大零件的尺寸或提高刚度设计来抵御工作外力,防止产生永久变形。如果设计不允许这样做,例如,一些簿片(或直径小)的零件,表面要求耐磨,心部要求有韧性,但又不能过软,需要较高一些的强度。这时,氮碳共渗方法就无能为力了。用渗碳或碳氮共渗――淬火,可以满足这一要求;然而,这里面又存在两个难点:一是渗层要求浅簿,浅层渗碳时间短,表面达不到足够高的碳浓度,硬度上不来。硬度达到了,深度又会超差。二是处理温度高,零件变形大。扬长避短,一种可以兼顾上述两种工艺方法长处的 ‘略微超过AC1温度,在双相区进行低温碳氮共渗——淬火’工艺技术诞生了。 在一种1.5mm薄片零件的制造中,看到过这样一份属于‘热处理技术支持’的资料,资料显示: ①材料:1018 ②技术要求:碳氮共渗层深度: ≤0.15mm,油冷淬火后表面硬度 :≥780HV0.1 ③处理温度:760℃,时间按技术要求而定 ④炉气:1)吸热式气氛,天然气,氨气;2)氮-甲醇混合气,天然气,氨气。 从技术要求上看,这是一道很难的题目;从提供的资料看,技术要求明确,工艺实施的条件(方法、温度、淬火介质)基本指出;然而,在渗剂(气氛)问题上,则一片模糊,所用设备的类型也不说。 从资料使用的气氛看,除少数单位有条件可以探索到原制造厂的具体工艺参数以外,一般热处理部门要掌握这门技术,缺乏实施条件,创造条件的投入档次不明,容易陷入高成本泥坑,不一定划算。给人的印象是一种难以模仿的先进技术,奢望而已。 ‘水路不通走旱路,直路不通绕着走’,有时候,我们需要跳出别人划定的圈子(注意:有时候是‘声东击西’,故意设下的,让你摸不到它的原本)看问
题。这一技术,在我们常用的井式气体渗碳炉中,经过一番转化,完全可以达到上面提出的技术要求。关键还是上面讲过的那句老话,务必弄清问题的实质。 |
|